知源堂-针灸和艾灸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
发布时间:2023-01-11 访问量:885
针灸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。单独使用针灸作为独立治疗方式的临床成功率较低。然而,一旦研究人员将针灸结合到一种治疗方案中,患者的阳性结果率就会显着提高。
类风湿性关节炎 (RA) 是一种以关节炎症和疼痛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。X 射线、核磁共振成像、超声检查和血液检查是有用的诊断工具。由软骨和骨破坏引起的关节畸形显示出指示 RA 的常见模式。例如,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影响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。远端指间关节通常不受影响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见类风湿因子、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。
以每周 5 次的速度接受治疗,持续 4 周。独立的针灸研究组取得了积极的患者疗效,然而,针灸研究组表现出最佳的临床效果。针灸适用于以下穴位:
命门,DU4
足三里,ST36
神术,BL23
皮书,BL20
赣榆,BL18
曲池,李11
太西KD3
李合谷
外馆, SJ5
阳池, SJ4
万古,GB12
神麦,BL62
昆仑BL60
阳陵泉,GB34
提、刺和旋转手工针灸技术用于在穴位引出得气。艾灸的穴位如下:命门、脾俞、肾俞、足三里、万谷。每个针灸治疗疗程的总针头停留时间为三十分钟。该针灸方案总有效率为83.3%。
发表在《中国医学临床杂志》上的研究表明,使用不同的草药配方:桂枝芍药知母汤(桂枝芍药知母汤)对患者有显着的积极疗效。针刺加桂枝芍药炙木汤总有效率95.08%。值得注意的是,针灸加草药研究组的表现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。
该研究比较了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与接受针灸加草药治疗的患者。药物治疗组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(NSAID):双氯芬酸钠(75 毫克,每天一次,缓释片)。此外,药物组服用甲氨蝶呤片(10 mg,每周一次)。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.85%,而针灸加草药的总有效率为95.08%。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率为 18%,而针灸加草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 3.2%。
研究设计使用半协议化结构,允许修改穴位处方和草药配方。所有患者均接受以下草药配方成分:
桂枝, 15g
赤芍药, 12g
知母, 12g
附子, 10g
麻黄, 9g
防风, 15g
白术, 12g
甘草, 6g
允许对三个诊断变量进行修改。对于急性症状的病例,将以下草药添加到基础配方中:
秦焦, 12g
参津草, 12g
羌活, 12g
对于慢性症状的病例,添加了以下草药:
黄芪, 45g
杜仲, 15g
牛细, 12g
对于剧烈疼痛的病例,添加了以下草药:
延胡索, 12g
芦凤芳, 12g
乌头, 9g
穴位处方由一组主要穴位和基于诊断变化的附加辅助穴位组成。适用于所有患者的主要穴位处方如下:
金锁,DU8
三阴交,SP6
足三里,ST36
甘肃,BL18
神术,BL23
皮书,BL20
对于手臂疼痛的患者,加用以下穴位:
天津, SJ10
外馆, SJ5
阳池, SJ4
李合谷
对于腿痛患者,加配以下穴位:
伟中,BL40
杜比,ST35
昆仑BL60
揭西, ST41
阳陵泉,GB34
上述研究表明,针灸和草药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方法。证据有力地表明,中医疗法是一种负责任且有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管理方案。鉴于这种情况的潜在严重性,需要进行额外的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