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nner
关闭视频
当前位置: > 常见问题FAQ

新毒株引起的腹泻、肠胃急症,可以喝它!用于应急和预防

发布时间:2023-01-05   访问量:875

这两天,出了一则新消息,很多人因此开始囤各种肠胃药,据说很多地方已经买不到了。


如果出现腹泻、急性肠炎,身边没有药物,吃点什么可以应急呢?


首先,蒙脱石散不是首选。


治病的根本,是立足于病因,从人体的能量循环和排病模式来选方用药。


为什么腹泻?如果背后原因没解决,就用蒙脱石散止泻,就会“闭门留寇”,把病邪憋在体内,引发更大的问题。


中医的高明之处在于,能“给邪以出路”。从不堵住病邪排出的通道,而是通过恢复阳气、恢复自身排病功能,把病邪通过大小便、痰液、汗液等渠道排出去,从“根”上解决问题。


我们分析一下此时容易出现的腹泻类型。因为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,受环境影响,此时出现的腹泻、肠胃病多属寒湿类型。

这种寒湿腹泻主要特点是:大便稀溏、稀水样,常伴有腹胀、怕冷、舌苔发白的情况


这种腹泻,一方面温阳健脾,恢复脾胃功能;另一方面去寒湿,把侵入体内的寒湿病邪排掉,这样腹泻才能好。


有一个比较好用的食疗方——姜米茶,能帮助预防和解决这种腹泻急症。

姜米茶

【食材】

生姜200g,大米150g,密封瓶1个。


63b6487ba8d45.jpg

【做法】

1、生姜洗净,切成细丝;大米淘洗干净,晾干水分;

2、炒锅保证无油无水状态,烧热;

3、加入姜丝翻炒,全程中火,炒至微微发干的状态盛出;

4、大米入锅,中火翻炒,待炒至金黄焦香,放入姜丝翻炒均匀,至散发出香味,关火;

5、晾至完全冷却后,放入消毒过的密封瓶中,放置阴凉干燥处保存;

6、饮用时加入2勺姜米茶,用开水冲泡即可。

63b648b30115d.jpg


《圣济总录》中有一中药方“姜米散”,配方有橘皮、甘草、生姜、肉豆蔻、草豆蔻、大米等,有健脾止泻,行气消胀的功效


姜米茶则是在家里就可以炒制的简化版“姜米散”,香气浓郁,味道微甜。

中医说“焦香入脾”,凡焦香之味都能温补脾胃。姜米茶炒的过程,也是中药炮制过程,可以去除体内的寒湿之气,以暖胃驱寒、止泻止痛


大米在炒制的过程中,淀粉被破坏分解,会形成活性炭物质,活性炭会带走肠胃中多余的油脂。因此姜米茶还有刮油减脂、消食除积的作用。


所以家里常备些炒米,或者炒过的米做的米粉,在脾弱拉肚子时,泡开水当茶饮,或煮成粥或磨成米糊为供,慢慢脾胃就养回来了。

而生姜片经炒制后,会去除一些辛燥之性,对肠胃的刺激会明显减小。解表发汗会有所减弱,但能更好地温阳健脾,作用于肠胃。


同时,处理姜时最好留皮,这样不容易上火。


如果条件允许,还可以加入一味化寒湿的陈皮,既可燥湿,又因芳香入脾,其芳香气味,还能更好地唤醒脾胃。


姜米茶有健脾胃、去油脂、散寒养阳的功效,可以缓解风寒感冒、胃寒腹泻、腹痛、脾虚、寒湿、积食、肥胖等问题,帮助促进血液循环,提高人体免疫力。


炒制姜米茶,需要一定的耐心,全程保持中小火,不断翻炒,以免糊锅,是非常考验技术的。